幾分鐘內上漲數百元 機票價格為何變動頻繁?
紅星資本局8月22日消息,在今年暑期旅游旺季,不少消費者發現,不同手機同一航班價格不一,或者幾分鐘內上漲數百元。
多位民航專家告訴紅星資本局,機票價格變動是因為平臺獲取機票信息時將數據進行緩存,這與航空公司實時發布的數據存在時間差。此外,航空公司也會根據市場需求動態調價。
現象
不少消費者發文稱自己在購買機票時發現價格變動頻繁。有消費者稱,兩分鐘前是370元,兩分鐘后漲至750元
分析
機票價格變動有“數據緩存”或航司動態調價兩大影響因素
業內
針對網友提出的“平臺或存在‘大數據殺熟’現象”,業內人士指出,平臺無動機和動力“殺熟”,系營銷規則復雜所致
機票價格變動頻繁
業內人士:“數據緩存”或航司動態調價
社交媒體上,不少消費者發文稱自己在購買機票時發現價格變動頻繁。有消費者稱,兩分鐘前是370元,兩分鐘后漲到750元,還有消費者稱“提前購買機票就像一場‘賭博’”。
機票價格到底由誰決定?民航專家韓濤告訴紅星資本局,機票價格是由航空公司決定,這是票價的源頭。中國民航高質量發展研究中心專家綦琦也表示,機票是航司提供的產品,價格由航司決定,OTA(在線旅游)平臺只是一個在線虛擬交易市場,是一個撮合平臺。
韓濤指出,用戶搜索機票時,OTA平臺和代理商從全球分銷系統GDS(如國內的中航信)獲取機票信息,為降低成本,對數據緩存處理,不同用戶看到的價格可能是不同時間緩存的數據,這就可能導致價格在用戶查詢和支付時出現不一致的情況。
綦琦則表示,將民航信息放在中航信(中國民航信息網絡股份有限公司)是為了保證乘客的信息安全,OTA平臺和代理商在中航信獲取信息時,大多用系統自動查詢,然后將數據儲存在服務器上,形成所謂的數據池,消費者在查詢時看到的是數據池里的數據,這與航司發布的實時數據有一定差異?!白罱K購買一定要通過中航信,從航司的數據庫里來獲取信息,所以價格在購買時與查詢時會有差異?!濒腌f。
除了數據緩存外,價格變動還與航空公司動態調價有關。
綦琦提到,近兩年,航空公司的銷售策略發生變化,調價更加頻繁,希望以此刺激消費。此外,由于數據變得更加透明,航司發現競爭對手調價時,也會跟隨調價。綦琦還提到,許多年輕消費者已經習慣了價格波動,航空公司調價也增加了消費者的關注度,“很多年輕消費者往往‘說走就走’,有可能就是因為機票足夠便宜。”
韓濤稱,航空公司會根據客座率、市場需求、競爭狀況等因素實時調整機票價格,在旅游高峰期,如暑期,價格變動會更加頻繁。OTA平臺會按照一定的頻率刷新機票價格和庫存,但由于刷新存在延遲,用戶在不同時間點看到的價格可能會有所不同。
韓濤還提到,航空公司會設置不同折扣的子艙位,當便宜的低價艙位售完后,只剩下更貴的艙位,這也會導致用戶在搜索時看到價格上漲。紅星資本局注意到,以中國國航(601111.SH)為例,其官網顯示僅經濟艙就包含15種艙位,每種艙位的折扣都不盡相同。
環球旅訊首席分析師彭涵告訴紅星資本局,機票價格由航司決定,不是由購票平臺決定,不過平臺可能自己會做營銷活動,提供補貼,或者將代理商的票放在平臺上銷售,所以票價會有所浮動。
平臺是否存在“殺熟”現象?
業內人士:系營銷規則復雜所致
由于機票價格變動頻繁,有網友認為,平臺或存在“大數據殺熟”現象。與此同時,不少網友還在社交平臺發布如何在被“殺熟”后實現降價的教程,例如半夜買票等。
對于平臺是否會“殺熟”,韓濤認為,自2016年起,政策規定機票代理的手續費從一定比例的返點轉為固定代理費,因此平臺沒有動機通過“大數據殺熟”來提高票價。
紅星資本局注意到,2016年2月,民航局發布《關于國內航空旅客運輸銷售代理手續費有關問題的通知》(下稱《通知》),要求銷售代理企業不得向旅客額外加收客票價格以外的任何服務費,并且客運手續費支付標準由按銷售額比例支付改為按每張客票定額支付。
據新華社報道,機票代理銷售行業此前長期實行“前返+后返”的傭金模式。在這種模式下,代理人一張機票的返點收入一般維持在4.5%至5%。也就是說,一張1000元的機票,代理人能有45元至50元的代理費收入。上述《通知》在當年7月1日全面實施后,OTA平臺及機票代理商的傭金收入較此前大幅降低,一張機票的代理費平均不到10元。
此外,彭涵認為,平臺沒有動力“殺熟”,若消費者是平臺的熟客,被“殺熟”則會失去對平臺的忠誠度;此外,幾大購票平臺目前競爭激烈,故意“殺熟”會流失掉部分客戶。“目前平臺拉新客戶的成本其實是非常高的,平臺不會輕易讓客戶流失到其他平臺。”彭涵說。
彭涵還表示,購票平臺之所以會被誤以為“殺熟”,是因為其營銷規則比較復雜,涉及多個部門和環節,例如平臺內負責會員的部門、負責機票的部門。此外還受交叉引流的影響,例如機票和火車同訂、機票和酒店同訂,“這些規則非常復雜,所以導致大家同一時間訂票會覺得貴一些或者便宜一些?!?/p>
綦琦則表示,OTA平臺的一些規則可能會帶來票價差異化顯示的結果,平臺的算法很大程度上是為了方便消費者,但可能事與愿違,在某些節點上給大家帶來所謂的“殺熟”。
“據我所知,OTA平臺本身并沒有要用‘殺熟’來獲取高額回報的動力,OTA平臺主要的收益可能來自酒店,機票只是一個引流的入口?!濒腌f。
近幾年,關于大數據殺熟的法律法規和標準制度也不斷完善,如今年7月1日正式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條例》相關規定,經營者不得在消費者不知情的情況下,對同一商品或者服務在同等交易條件下設置不同的價格或者收費標準。(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俞瑤 實習記者 曾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