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保護長江 長江造福人民
以綠為筆 勾勒“蔗里魚鄉”新圖景
初秋時節,在四川省瀘州市江陽區江北鎮,成片的甘蔗林生機勃勃,微風過處,千葉搖拂,一望無際的“青紗帳”呼呼作響。
江北鎮,因地處長江以北而得名,甘蔗種植歷史上百年,被譽為“川南甜鎮”,加之漁業資源豐富,又稱“蔗里魚鄉”。近年來,當地創新探索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同時,大力發揮生態優勢,發展綠色有機甘蔗、特種水產養殖產業,在追青逐綠中勾勒出生態發展新圖景。
科技賦能有機甘蔗 年人均增收3萬余元
“再過3個多月,我家的甘蔗就成熟了。”在江北鎮先鋒村一棟二層小院里,62歲的村民羅忠群正在和鄰居閑聊。羅忠群種植甘蔗20多年了,目前家里有4畝甘蔗地,一年能帶來3萬余元的收入。“一般到第2年的二三月份,所有甘蔗就能賣完。”羅忠群說,這是一份比較穩定的收入。
“以前種甘蔗,都是憑經驗。現在有教授、專家來指導,教大家如何管護。”先鋒村村委會副主任羅長江介紹,全村種植3500畝甘蔗,85%的村民種有甘蔗。所以,如何讓村民學會科學種植、增產提質,是重要一環。
江北鎮成片的甘蔗林。江北鎮政府供圖
羅長江表示,作為瀘州市唯一規模化種植甘蔗的鄉鎮,江北鎮除了有較長的種植歷史外,也有很好的生態優勢。這里土壤肥沃,境內最高氣溫39℃,年平均氣溫約23℃,無霜期345天,年降雨量約1080毫米,氣候條件非常符合甘蔗生長。
據介紹,江北鎮全鎮現有6000余畝甘蔗基地,年產量4.8萬噸,產值超4500萬元。從前年開始,該鎮推進標準化種植,探索起綠色有機甘蔗產業高質量發展路徑,加強與四川省農科院、四川省植物工程研究院等院所的合作,發展甘蔗中醫農業種植、品種示范試驗,完成沿江管網灌溉等項目建設,不斷提升甘蔗產量和品質。
以先鋒村為核心,干壩村、岱宗村、金鉤村1200余戶農戶種植甘蔗,品種涵蓋臺灣大白甘蔗、廣東黃皮、內江甜城18號等,形成了沿江7公里的“萬畝青紗帳”。
產量在提升、品質在優化,為了讓種植甘蔗的村民錢袋子鼓起來,江北鎮還采取了“加工廠+專合社+電商+文旅”的融合發展模式。
如今,標準化紅糖加工廠在金鉤村投產,每年可消耗甘蔗5000余噸,熬制紅糖500余噸。此外,專業合作社收集售賣信息,為農戶與收購商之間搭建橋梁;村兩委幫助專合社和村民落實網上銷售渠道,拓展新客源;鎮村合力,深度挖掘甘蔗文化元素,發展文旅融合項目。
“現在,江北甘蔗的名聲已經傳到云南、貴州、重慶等地方,最遠銷售到西藏。”節節甜專業合作社相關工作人員說,甘蔗產業讓村民人均年增收3萬余元。
特種魚“游”出致富路 年產值超2000萬元
隨著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江北鎮又與“魚”結緣,全鎮現有水產養殖面積5500畝,其中特種水產養殖品牌也越來越響。
走進江北鎮,一口寬闊的水塘里,村民陳忠高和兒子陳超正在忙碌。陳忠高算得上是當地養魚大戶,養殖面積280畝,年產值200萬余元。“我兒子今年25歲,以前在浙江從事演藝工作,雖然能掙錢,但始終不穩定。”陳忠高說,“前年,鎮上鼓勵青年返鄉創業,有政策支持,加上我搞養殖忙不過來,兒子也就欣然同意回來了。”而在陳超看來,他更想在特種水產養殖方面有所作為。
最近,江北鎮特種水產養殖基地黨支部書記、江北鎮特種水產養殖專業技術協會理事長李申學很忙,他要打理自己的養殖廠,還要走村串戶,把自己的養殖技術傳授給其他養殖戶,幫助他們解決技術難題。“去年,我們協會向市場提供了50噸特種魚,實現產值2000余萬元、利潤800萬元,協會成員人均收益4萬元。”李申學說。
李申學養殖的胭脂魚等特種魚類。江北鎮政府供圖
1981年退伍返鄉后,李申學開始養魚,后因為特種水產市場競爭力更強、產品價值更高,便開始養殖青波、江團、巖原鯉、胭脂魚等特種魚類。2000年開始,在鎮政府的指導和幫助下,他先后牽頭組織成立了特種水產養殖協會和康達水產專合社,依托石魚村建起特種養殖示范基地,采取“協會+支部+基地+農戶”模式,自培10余種特色水產養殖品種。
眼下,在李申學的帶動和引領下,3600余戶1.1萬多名群眾走上了科技養魚、勤勞致富的道路,人均年純收入從原來的幾百元增加到5000—8000元。
目前,江北鎮已建立“人才+項目+產業”合作機制,引進中山大學的技術,建成全市首個智能化管理大棚恒溫魚池,成功啟動鰣魚養殖技術共建試驗項目。“這些項目,我都參與其中。不過,因為年齡大了,精力不夠用,希望有年輕人來接力。”聽說陳超想學習特種水產養殖,李申學很高興。
談起未來的規劃,江北鎮政府有關負責人表示,將結合市場需求,繼續推進水產養殖標準化、產業化、規模化、特色化發展,讓“蔗里魚鄉”的招牌更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