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泰康HWP的公益之旅:重回大涼山,帶9歲女兒完成家鄉(xiāng)教育閉環(huán)
01
大涼山熟悉的景色不斷在巫琳眼前閃過,隔著車窗,她再一次感受到了故鄉(xiāng)的氣息。
她的童年就在涼山彝族自治州普格縣度過,盡管如今已在成都安家,但對這片土地的情感從未淡去。今天,她心底更是多了一股前所未有的激動。
身為一名泰康健康財富規(guī)劃師HWP,她不僅在職場上展現(xiàn)著專業(yè),也始終熱心公益。
這次,她的身份更加特殊——作為泰康“小手拉小手”公益項目的參與者和志愿者,她將與一群志同道合的同事、客戶一同深入大涼山,將全國16萬多名小朋友的純真愿望與期盼化為實際行動和禮物。
巫琳與同事、客戶一同深入大涼山開展公益活動。泰康人壽供圖
9歲的女兒么么作為小小志愿者,也和她一起前來。
山路蜿蜒曲折,車子一路顛簸,么么的臉上卻始終洋溢著興奮與好奇,對從小在城市長大的她而言,大山顯然是一個新奇的地方。
連綿的山脈一派蒼翠,從小喜愛植物的么么睜大了雙眼注視著路過的一草一木,像是走進了課本和插畫書里。
激動之余,么么心里也有著小小的忐忑。
“大山里會不會很臟很落后?小朋友們會不會不喜歡自己?沒辦法和當?shù)氐男』锇橥娴揭黄鹩衷撛趺崔k……”
隨著車子漸漸駛?cè)霙錾街菸鞑邪⑵哙l(xiāng)螃蟹村,之前的憂慮很快煙消云散了。
整潔明亮的二層教學樓映入眼簾,樓前是寬敞現(xiàn)代化的塑膠操場,這里便是此行的目的地——螃蟹小學。
沒有想象中的尷尬和冷場,螃蟹小學的同學們一擁而上,將么么和媽媽團團圍住,巨大的熱情攻勢迅速消弭了彼此的陌生感,幾個女孩笑著向么么伸出了手:“走,一起去玩兒!”
成都來的么么,就這樣成為了螃蟹小學的一員。
螃蟹小學的學生們對么么和媽媽到來非常熱情。泰康人壽供圖
接下來的幾天,么么的世界被不斷地刷新著。
在大涼山的森林里,她第一次觸摸到鮮活的含羞草,品嘗到野生漿果的甘甜,小朋友們還手把手教她如何掰下一棵玉米;
在螃蟹小學的課堂上,她看到大家爭先恐后地舉手答題,教室里絲毫沒有擔心答錯的緊張氛圍;
在山腳下的操場上,她和小伙伴們一起嬉鬧玩耍,大口呼吸著與城市里氣味和質(zhì)感截然不同的空氣;
原來老師和同學們在課外也可以親近自然地打成一片,原來每一個課間十分鐘都可以肆意地在操場跑跳、踢毽子、打羽毛球、跳繩、滾鐵環(huán)……
初次和螃蟹小學的伙伴們見面,么么就收獲了一懷抱的禮物,發(fā)卡、糖果、橡皮擦……“社牛”小朋友們迫不及待地將自己的寶貝送給么么,而這完全超出了她的預期。
“我真的很驚訝,我們在學校都不怎么送禮物的,除非是有什么節(jié)日才會。他們竟然第一次見面就送了禮物,讓我覺得很驚喜很驚訝。難道這里的孩子都這么好親近嗎?我們那邊都需要熟悉一段時間,不然會被覺得是熱情過頭。”
么么和螃蟹小學的伙伴玩耍。泰康人壽供圖
大涼山的自然氣息,滋養(yǎng)著在這里生長的一切,這里的孩子們更深地接觸大地,也離天空更近。
他們敞開懷抱,對世界有著天然的信任。
而如今這一切美好景象的背后,離不開一個人。
02
53歲的趙紅明,被螃蟹小學的孩子們親切地稱呼為“趙爸”。
他的身份是西昌市阿七鄉(xiāng)螃蟹小學校長,但在孩子們眼里,他更像是自家慈愛體貼的爸爸。
孩子們圍繞在螃蟹小學校長趙紅明身旁。泰康人壽供圖
今年是他從事支教工作的第6個年頭,初次來到螃蟹小學時,這里完全是另外一幅面貌。
學校地處大涼山深處,一個曾因深度貧窮而為人熟知的地方。
高山和峽谷組成的地理屏障,塑造了世世代代的生存難題。在解決生計的頭等大事未實現(xiàn)之前,讀書,顯得并沒有那么要緊。
作為全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區(qū),大涼山的許多孩子難以流利地說出一口漢語,這讓學習的效率大打折扣。
“孩子們的學習動力非常弱,不愿意上學,所以當時來了以后,我們就想先讓孩子們喜歡上校園,再談其他。”
趙紅明來到螃蟹小學的一件事,是改造廁所。
這處被很多人忽視的角落,在他看來卻是非常重要的細節(jié):“我希望孩子在這里是受到尊重的。”
十幾年的老校舍,廁所的陳年污垢異常頑固,趙紅明便帶著老師們趴到廁坑邊,用鋼絲球一點點刷洗,打掃得干干凈凈后,又裝上鏡子、放上鮮花。
他還堅持給每個隔間裝上門,放置了衛(wèi)生紙、衛(wèi)生巾。“有些人覺得沒必要,但是我覺得孩子雖然小,也有他的隱私,我希望他能夠知道自己是被愛著的,是被關注著的。”
對于這里的很多孩子來說,想要好好學習并不容易,他首先要克服外界投來的種種異樣眼光:農(nóng)村孩子衛(wèi)生不好,文明禮貌不好、學習不好,總之好像什么都不好。
看著孩子們無所適從的自卑,趙紅明心里常常泛起一陣心疼,這也不禁令他一次次深思,教育的意義究竟是什么?
提升孩子們的自信,成為了他首先關注的事情。
“可能我們學習暫時差一點、弱一點,因為語言的問題、家庭教育的問題可能還趕不上。但這個不重要,我們還有其他方法來提高孩子的自信。”
于是,趙紅明帶領杉樹公益支教團隊的老師們,開始了一場具體且廣義的教育。
從洗手開始,手把手教孩子們整理個人衛(wèi)生;每天早上在校門口向孩子們問好,鼓勵彼此大聲贊賞對方;成立11個興趣社團,讓每個孩子都能找到并發(fā)展自己的愛好;開展電影課、閱讀課、鄉(xiāng)土課……讓孩子們觸摸廣闊世界的同時,也更加了解自己所生長的這片土地。
不久前,他還專門成立了整理收納社團,帶領孩子們養(yǎng)成收拾屋子的好習慣,環(huán)境好了,人才更有精神。
改變在細微處發(fā)生。日復一日,孩子們眼神里的膽怯和不自信,越來越少。
學校里還有雷打不動兩周舉辦一次的“螃蟹大舞臺”,趙紅明鼓勵每個孩子都在上面盡情展示自己。
“他學習成績可能不一定多好,但是他可能會朗誦,可能會演戲劇,可能會唱課本劇,可能會跳舞,沒關系,想表演什么都可以上來。”
孩子們?yōu)楸硌菡吖恼坪炔省L┛等藟酃﹫D
一次次的自我展示和一次次的掌聲夸獎構成了正向循環(huán),滋養(yǎng)著孩子內(nèi)心慢慢升騰起的自信。
03
大山深處6年的支教生涯,不免摻雜著許多艱難,但趙紅明卻說,相比孩子們,自己才是收獲最大的那個人。
“孩子身上的這種童真,在我們大人的世界里面,是很難去找回的。”
在給予孩子們教育的同時,孩子們也回饋給了大人們最熱烈最純粹的愛意。
在山區(qū),支教并不新鮮,支教老師們來了又走,一波接著一波。最初只打算待一年的趙紅明也沒有想到,6年后,他會更加離不開這里。
螃蟹小學和彝族孩子們的特殊狀況,恰好給了他土壤和機會,得以在不太被人關注的時候,去做一些不同的嘗試。
在校園一角的大樹下,趙紅明帶著支教老師們將陶行知的教育學書籍從頭讀到尾,他決心在大山深處展開真正的“全人教育”。
“讓真教育真實發(fā)生,是這所學校的使命。”
也因此,從成都遠道而來的么么才會發(fā)出這樣的感慨:“原來農(nóng)村的孩子并不是我們想象中那樣,這里也有快樂的理由,甚至更快樂。”
所謂世面,不過只是世界的一面。經(jīng)歷繁華是一種見識,從土地泥濘中走來又何嘗不是另一種見識?
城市與鄉(xiāng)村無所謂高低,遠隔千里的孩子們同樣擁有著快樂和幸福的權利,朋友與朋友的相見,有時,只是缺少一個契機。
兩年前,泰康人壽聯(lián)合泰康溢彩公益基金會發(fā)起“小手拉小手”項目,鼓勵全國的小朋友們牽起彼此的雙手,走進彼此的生活,通過線上上傳自己的書畫作品,向遠方的小朋友們傳遞溫柔和關愛,邀請他們共同探索更廣闊的世界。
孩子們創(chuàng)作的書畫作品一角。泰康人壽供圖
孩子們創(chuàng)作的21.1萬幅書畫作品,被來自天南海北的愛心人士收藏,所得善款持續(xù)用于支持鄉(xiāng)村兒童成長的項目中。3400個書包和2000多套防寒服,被陸續(xù)送到了四川大涼山、內(nèi)蒙古涼城縣、新疆英阿瓦提村、西藏日喀則市涅如堆鄉(xiāng)四個地方的小朋友手中。
不知不覺間,“小手拉小手”已經(jīng)走到了第三個年頭,今年將有更多的鄉(xiāng)村學校收到捐贈的體育器材,并在泰康的資助下設立健康體育教室,孩子們可以盡情奔跑、玩耍,在強健體魄中收獲更完整的童年。
孩子們在學習打籃球。泰康人壽供圖
而么么跟隨媽媽的這趟旅程,最重要的目的正是將用善款購置的防寒服,親手送到螃蟹小學的孩子們手上。
大涼山深處,早晚已寒氣習習,看到新朋友們穿上嶄新保暖的防寒服,么么的臉上也抑制不住地露出了笑容。
么么跟隨媽媽為螃蟹小學的學生們送上防寒服。泰康人壽供圖
她和小伙伴們約定好,很快要再次見面。
說完抬頭,么么看到了教學樓上最醒目的一句標語,幾天來,這句話已在耳邊響起過無數(shù)遍——
“讓人們因我的存在而感到美好。”
一個共同的信念,串聯(lián)起了一群美好的人。世界,也許真的會因此有所不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