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食堂 民生百味
剛到飯點,成都市青羊區“同瑞里”社區共享食堂內就飄出一陣飯香。走進食堂,剛出爐的餐食熱氣騰騰,油光锃亮的涼拌雞、鮮香麻辣的水煮肉片、醬香濃郁的京醬肉絲、香糯清甜的蒸南瓜……窗口內,十余種葷素菜品碼放整齊,陸續到來的社區居民端著餐盤,排隊挑選中意的美食。
“我們食堂開業不到1個月,居民從最開始的‘試一試’到現在的‘天天來’,越來越多。”食堂工作人員陳數月說,“現在每天中午至少要翻5輪臺。”
火爆,是今年以來成都市青羊區各大社區食堂呈現出來的場景。俗話說“民以食為天”,社區食堂作為關乎千家萬戶的“關鍵小事”,體現的是社會治理“民生大事”。如何讓食堂“暖心”又“暖胃”?成都市青羊區正在開啟一場又一場生動的實踐。
成都市青羊區“同瑞里”社區共享食堂,不少媽媽帶娃來吃飯。人民網記者 郭瑩攝
蔡橋街道同瑞社區是青羊新城的產業型社區,轄區內新建商品房多、商圈企業多,居住人群偏年輕化。社區書記熊玉蘭告訴記者,此前,她們曾做過調研,社區1.2萬戶居民中帶娃家庭占比過半,除此之外,轄區內商圈企業職工對社區食堂的呼聲也頗高。結合居民需求,今年8月,社區充分利用區平臺公司所有的社區綜合體空間,開辟出一個300多平方米的社區食堂。食堂由社區成立的公益性企業自主經營,邀請合伙人參與,破解周邊社區居民吃飯難題。
成都市青羊區“同瑞里”社區共享食堂,正在排隊用餐的居民。人民網記者 郭瑩攝
家住周邊小區的二胎媽媽李蘭是在業主群里看到的食堂廣告。記者采訪當天,她特意邀約了同小區4個家庭一起來食堂體驗。“今天打了6個菜,總計39元,完全夠我和2個孩子吃飽,平均一個菜才5元。”李蘭說,最近成都持續高溫,學校延遲開學,原本自己還在為每天采買淘洗發愁,社區食堂的開放,解放了她的雙手。
錦華建設工程有限公司距離“同瑞里”步行距離約十幾分鐘左右,公司負責人葉春說,公司有員工30多人,現在午飯基本都在社區食堂解決。“過去,公司專門租房請人做飯,每月投入成本上萬元,平攤到每位員工一頓午飯成本至少30元以上。現在在食堂用餐,兩葷一素最低14元,我們給員工每月足額充值,大家吃得更好,企業經營成本還節約近一半!”
社區食堂是新時代社區服務體系的關鍵一環。一方面,它要給社區居民提供方便;另一方面,它還要通過實現微利或盈利,保障自身的可持續發展。
“成飛里”留樣區。人民網記者 郭瑩攝
在成都市青羊區黃田壩街道安康社區“成飛里”社區共享食堂,小黑板上的“每日菜單”清楚標著當日供應的菜品——“A套餐——水煮肉片、芹菜肉絲、小炒豇豆,口味偏辣;B套餐——宮保雞丁、芹菜肉絲、青椒土豆絲,口味清淡。”
這是一家“殲20”主題的網紅社區食堂,由航空工業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成飛集團”)廢舊廠房改造而成,是安康社區協調轄區企業讓渡閑置空間,“用空間換服務”的一次嘗試。
“我要1份A套餐、1份B套餐,再給我拿個打包盒。”中午12點半,成飛集團退休職工李婆婆夫婦倆點了2份套餐,坐在窗明幾凈、冷氣充足的食堂里開吃。“一份套餐20元,我們滿80歲的老人,企業優惠5塊,民政局補貼3塊,每人每頓只花12元。”李婆婆眉開眼笑,“食堂每周四提供9.9元的特價套餐,還能單點小炒,吃不完可以打包,晚飯也順帶解決了!”
在黃田壩街道,像李婆婆這樣的老年人還有很多。“成飛里”社區共享食堂店長庸秀珍說,平時來食堂就餐的老人占8成以上,考慮到這一群體的特殊性,食堂進行了“適老化”改造,在社區下屬黨群服務中心、“為老服務站”等4個點位設置了助餐點,老年人可以通過微信群提前訂餐,到點去助餐點取餐,從而減少奔波走動的頻率。
“我們街道社區統籌轄區閑置資源,引進運營企業為社區老人提供服務,街道對其進行監督管理,最終實現完整的閉環。”黃田壩街道辦相關負責人介紹,整個共享空間的所有收益,一部分會支付給運營公司,其余的將納入社區基金用于服務居民。
老人多,優惠多,運營企業如何盈利?答案是“開源節流”。
成都頤成和居民服務有限公司是“成飛里”運營方,據企業總經理王允婧介紹,企業在成都擁有19家連鎖店,采取中央廚房集中采購、集中配餐模式。店內以智能炒菜機器人與人工炒制結合的模式加工制作鮮食,在保證菜品標準化制作、安全可溯源的同時降低了門店管理成本。與此同時,“成飛里”利用食堂2樓的富余空間,打造中醫問診、服裝定制、養生理療等商業體,通過上述業態的盈利貼補食堂運營成本。
“開業不到1個月,我們已經實現了收支平衡。”王允婧說,近期食堂每日銷售套餐近300份左右,預計在三四個月后就能實現微盈利。
清源社區點餐小程序。人民網記者 郭瑩攝
擴大影響力,讓社區食堂覆蓋更多的人群。
成都市青羊區蘇坡街道清源社區食堂于2023年4月2日開業,經營1年以來,已成為周邊商圈的外賣大戶。
“我們食堂在3樓,面積較小,最多同時容納50人左右就餐。”店長萬濤稱,為了擴大食堂的覆蓋面,他們研發了“源社區”小程序,附近居民可以在小程序上下單,由食堂裝盒、打包,委托美團、餓了么等外賣平臺進行配送。“我們每天能接到外賣訂單170單左右,每月外賣訂單超過4000多個。”萬濤透露,社區不遺余力地對食堂進行推廣宣傳,還幫忙向民政局申請老齡人群就餐補貼,“現在,社區內80歲以上的老人訂餐,系統會自動識別,并對其進行每單3元的配送費減免,讓老人可以輕松在家吃上熱乎飯。”
外賣是清源社區食堂的主要訂單來源。人民網記者 郭瑩攝
“我們鼓勵街道、社區依托特色街區、閑置空間、金角銀邊等各類資源,將發展理念、治理邏輯有機融入社區綜合服務供給,通過挖掘居民需求、優化空間布局和完善公共服務等舉措,統籌推進社區公共服務的均衡化布局,建成了一批‘叫好又叫座’的社區食堂。”青羊區委社會工作部負責人表示,他們正在鼓勵社區成立社會企業參與共享食堂運營,同時推動這些食堂運營主體拿出一部分盈利或營收注入社區基金,用以撬動更多的社區公益服務的供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