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陽安岳:水環境治理顯成效,生態景觀美如畫
走進資陽市安岳縣這座川東小城,一個個村落依山傍水、一處處水域清亮明潔、一戶戶人家鳥語花香……一幕幕美好的景象,共同構成了安岳縣獨特的自然生態景觀。這背后,是安岳縣水環境治理取得顯著成效的生動寫照。
“滴水湖,果然如同一顆明亮的水滴!”日前,在安岳縣石橋街道滴水巖水庫邊,一只只白鷺掠過湖面,微風吹過,湖水泛起陣陣波瀾,構成一幅絕妙的美麗景觀。幾名攝影愛好者紛紛按下快門,將眼前這一幕幕精彩的瞬間定格下來。
滴水湖美景。安岳縣委宣傳部供圖
據滴水巖水庫(縣魚種站)相關工作人員介紹,該水庫地處涪江水系岳陽河支流上游,集雨面積1.812平方千米,是一座以灌溉為主兼防洪和水產養殖等綜合利用的小(1)型水庫,設計灌溉面積1800畝,有效灌溉面積1000畝。
滴水巖水庫水環境的提升,得益于該縣水域生態環境的常態化管護和優化。近年來,滴水巖水庫管理所(縣魚種站)積極會同安岳縣生態環境局等相關部門,不斷推進水環境治理專項行動,持續改善水環境質量,為周邊群眾創造了良好的生態宜居環境。
來到安岳縣乾龍鎮罐子河村,仿佛踏入了一幅清新的田園畫卷。只見一株株檸檬樹整齊地環繞在罐子河邊,河水清澈見底、潺潺流淌,宛如一面明鏡,倒映著藍天白云、檸檬樹和周邊的田園風光。
“河水清了,周邊的生態環境變好了。”附近居住的村民一致認為,水域環境的改善離不開高效的水域管理體系。
近年來,罐子河村圍繞“生態宜居”,加強以河長制為引領推進區域治水,調整河道兩岸產業布局,加強水利設施的維修和養護。此外,村內河流、塘堰均實行網格化管理,建立村級河長巡河制度和長效保潔制度,常態化開展清河護岸,不斷為建設“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水美鄉村貢獻智慧和力量。
安岳縣地處沱江、涪江分水嶺,流域面積2689.4平方公里,屬于典型的干旱丘陵地區。由于特殊的地理環境和氣候,多年前,環保基礎設施建設落后、治污能力不足的現狀成為安岳生態環境治理的重要瓶頸。
近年來,安岳縣充分認識到水環境對于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性,將水環境保護與治理作為一項重大戰略任務,深入推進水環境保護和治理工作常態化、規范化,凝心聚力打好治水、護水、愛水“組合拳”——
強化黨建引領。在全省率先成立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聯合黨委,并出臺《議事規則》,創新制定《河流保護公約》,每季度召開一次聯合黨委工作會議,研究部署工作任務。
明確責任分工。每年制發《水質提升管控工作方案》《水質穩固提升工作方案》,實行“掛圖+定點、突擊”作戰模式,聚焦流域重點、難點、風險點,靶向發力,對癥下藥。
完善基礎設施。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建設居民聚居點污水支管網,實施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千村示范工程”,建設四格式化糞池,切實改善村民人居環境。
加強巡查檢查。每年對轄區內小流域及水庫風險點進行全面排查,建立問題排查整治清單,明確責任主體,及時跟蹤督促整改,消除污染隱患;督促各級河長開展巡河問責,做到問題早發現、早解決。
有目標、有路徑、有方法,幾年來,安岳縣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結合,開創水環境保護與治理工作新局面。以去年為例,安岳縣全縣水環境保護與治理工作取得歷史最好成績。其中,7條國省控河流斷面實現連續2年達標,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首次實現100%。
“接下來,我們將持續強化黨建引領,全面落實河長制,加快環保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打破行政區域壁壘約束,努力實現上下游、左右岸共同推進水環境治理工作,奮力推動全縣水生態環境質量再上新臺階。”資陽市安岳生態環境局農村與生態股劉靈玲說。(閆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