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立法促進川菜高質量發展
川菜是中國傳統四大菜系之一,素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美譽,承載著巴蜀文化的精神價值,連接著從“田間”到“舌尖”的百姓日常。如何助力川菜高質量發展?9月27日舉行的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上,備受關注的《四川省促進川菜發展條例(草案)》提請一審。
省委十二屆三次全會對四川省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作出系統部署,明確提出錨定發展特色優勢產業的要求。作為四川亮麗的文化名片、產業名片,川菜無疑是關注度高的特色優勢產業之一。
為川菜發展立法,背后有哪些現實考量?
以健全機制為切入點
形成完善川菜產業生態鏈
“長期以來,四川省高度重視川菜發展工作,先后出臺系列政策文件,推動川菜產業發展、品牌培育、市場拓展、人才培養、文化傳承與創新等工作,取得積極成效。”受省政府委托,省政府副秘書長曹代學就《四川省促進川菜發展條例(草案)》作說明時表示,由于政策措施存在階段性、周期性、零散性的特點,有必要通過地方立法的形式,將四川省促進川菜發展工作中積累的行之有效的經驗、做法加以凝練、固化,形成法規條文,為進一步推動川菜高質量發展、擦亮川菜“金字招牌”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為讓立法更有針對性可行性,立法起草組先后赴廣東、福建、湖南等省學習立法經驗,并深入成都、自貢、樂山、眉山等地,圍繞川菜原材料生產、加工制作、特色品牌打造、產業融合發展等開展實地調研。“條例草案以健全促進川菜發展工作機制為切入點,將川菜產業布局與資源產地、地域文化、品牌優勢相結合,有效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著力培育形成完善的川菜產業生態鏈。”省人大經濟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調研中,川菜發展存在欠缺統一協調領導機制是反映較多的問題。為此,條例草案注重構建促進川菜發展工作機制,解決川菜發展部門協調問題,明確提出政府加強對促進川菜發展工作的領導,商務部門負責統籌推進促進川菜發展工作,川菜相關行業協會加強行業自律與誠信建設,川菜生產經營者依法開展生產經營活動,消費者協會等組織依法進行社會監督。條例草案同時提出,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支持各地各類市場主體在本地投資發展;政府根據實際安排專項資金,支持川菜發展;推動川菜綠色低碳發展,制止餐飲浪費,倡導文明、健康、科學的飲食風尚,以解決川菜發展要素支撐問題,強化支持保障。
解決融合發展問題
助推消費升級與鄉村振興
調研發現,在當前餐飲市場環境下,消費者對菜品品質、價格、服務等綜合因素的考量愈發嚴苛,川菜發展面臨較大挑戰。雖然全國川菜門店數量龐大,但品牌化程度不高,百年老店品牌占比小,川菜企業在規模化、標準化運營方面的短板比較突出。
為此,條例草案注重解決川菜產業融合發展問題,明確提出推動川菜產業特色化差異化集聚化發展,加強川菜生產經營者梯度培育,推動大中小川菜生產經營者協同發展;開發優質特色農產品資源,提升川菜原輔料供應能力;培育名菜、名廚、名店等川菜餐飲品牌,推動川菜標準化建設;拓展川菜消費場景,推動川菜美食體驗與歷史文化、自然生態、休閑娛樂等融合發展,支持川菜國際化發展等。
加強川菜人才培養,解決川菜人才供應及川菜技藝傳承問題,也是條例草案的一大重點。條例草案明確,推動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鼓勵普通高等學校、職業院校開設川菜相關專業或者課程;推動實施川菜專業人才培育計劃,開展人才培養與職業能力評價工作;定期舉辦川菜職業技能大賽,鼓勵川菜優秀技能人才申報“中華技能大獎”“四川工匠”等獎項或者榮譽稱號。
解決川菜文化保護和傳播問題,推動川菜文化傳承弘揚,條例草案提出,開展川菜文化資源調查、研究,建立川菜特色菜品名錄,支持川菜文化遺產申報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開展四川老字號認定和標識管理工作,支持申報中華老字號,傳播川菜老字號品牌歷史和文化;加強川菜文化宣傳,支持創作影視、出版物等川菜文化產品,鼓勵地方或者社會力量建設川菜主題博物館。
“立法促進川菜高質量發展,不僅有利于傳承弘揚川菜技藝與川菜文化,更能助推消費升級與鄉村振興,拓寬城鄉就業創業渠道,推動保就業、增收入、惠民生。”9月28日,在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開展的分組審議中,多位省人大常委會委員從加強川菜品種保護與創新、推動川菜預制菜產業健康發展、建立跨區域行政區劃協作機制等方面提出建議,希望不斷完善條例草案內容,真正制定出一部有四川特色的條例,助力川菜高質量發展。(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