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9公斤的背后:一位奧運舉重冠軍是如何煉成的?
在強手如林的中國舉重隊中,張湘祥的名字不可磨滅。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他以319公斤的總成績(抓舉143公斤,挺舉176公斤)的總成績贏得金牌。然而,在獲得這塊奧運金牌之前,他曾遭遇險些失去生命的醫療事故,還差點因為重傷告別賽場……近日,2008年奧運會舉重62公斤級冠軍張湘祥做客新網銀行Sports Talk直播間,分享其金牌前后的別樣故事。
奧運舉重冠軍張湘祥。新網銀行供圖
從體校學生到銅牌新星
張湘祥的生活從未與體育脫節。如今,他在北京體育大學校友基金會負責聯絡工作,即使告別了職業運動員的身份,依然與北體大保持著緊密的聯系,因為他與這所學校的情緣深厚。
“我從小就是在北京體育大學長大的。”1991年,小學三年級的張湘祥被家長送進福建龍巖當地的少兒體校,那時的張湘祥是個微胖又好動的小子,因此,家長希望他能在體校的環境下變得更加沉穩,要是能夠減肥就更好了。
在少兒體校的日子里,張湘祥并沒有感到枯燥。體校沒有急于讓孩子們專項訓練,而是讓他們在體能訓練的基礎上接觸多種運動。在這個過程中,張湘祥被舉重教練看中。起初,他對舉重有些三心二意,但教練認為他是可造之材,親自上門勸說家長讓張湘祥專注于舉重,相信他將來一定能有所成就。在教練的堅持下,家人最終決定全力支持張湘祥走舉重這條路。
1995年,張湘祥進入北體大下屬的體校就讀,成為一名學生運動員。這段時間,張湘祥既要完成文化課的學習,也要刻苦訓練舉重。他每天5點起床做早操,7點吃早餐,8點開始進入課堂學習文化課,15點下課開始進行舉重訓練,晚餐后20點又要趕回教室參加晚自習。宿舍、課堂、訓練場三點一線的生活,將他的時間表填滿。
舉重運動需要每天保持運動量,如果僅僅3天沒有訓練,運動員的力量都會出現大幅度下滑,這意味著之前的訓練前功盡棄。為了保持訓練量,即便是過年,張湘祥也沒有回到龍巖和家人團聚。這樣的情況,從1995年一直持續到2008年。張湘祥回憶起那些孤獨的寒假,感慨道:“那時,我站在陽臺上,吹著風思念在遠方的家鄉,每天都在想怎么樣去超越自己,怎么樣突破自己。”
功夫不負有心人,1999年,張湘祥參加全國舉重冠軍賽,獲得56公斤級的冠軍。同年,他又奪得全國城市運動會56公斤級亞軍。這樣出色的表現,使他被選入中國舉重隊。
2000年悉尼奧運會,張湘祥在56公斤級的舉重比賽榮獲銅牌。這對于初出茅廬的張湘祥來說絕對是美好的開局。回國之后,他看見隊里那些拿金牌的師兄師姐受到的鮮花和掌聲,心中開始暗暗使勁,準備劍指4年之后的雅典奧運會。
封閉之后的涅槃
正當張湘祥為2004年雅典奧運會努力訓練時,他卻遭遇了職業生涯中最大的挫折——因醫療事故導致病危,這讓他開始重新思考運動和人生的關系。
2003年5月,張湘祥在北京的中國舉重隊內進行封閉訓練。由于長期訓練,他的腰部受傷。為了沖刺奧運會,他選擇了一種激進的療法——打封閉,即將局部麻醉藥物注射在局部組織內,以達到麻醉傷病組織的效果。
正常來說,封閉針應該打進肌肉組織內,然而,隊醫卻失手將封閉推入了張湘祥的脊椎里。本應迅速康復的張湘祥逐漸感到下肢失去知覺,甚至出現了呼吸麻痹的癥狀,教練得知后,立刻將他送往協和醫院搶救。然而,盡管救助及時,張湘祥還是經歷了3天的搶救,而他的教練謝勇也在醫院走廊的長椅上守了3天。
“后來我從醫生嘴里得知,如果再晚2分鐘進手術室,結果可能是植物人或死亡。”幾天之后,張湘祥逐漸康復,而他對世界的感知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感覺世界的一切都變得異常新鮮而光明。”
在與病魔的斗爭中,張湘祥的內心變得更加堅定,他開始相信自己能從新的維度思索生命的意義:“經歷了這個事以后,我在想生命的意義是什么?如果在這一瞬間可能我就沒了,那我奮斗為了什么?我的未來是什么?我這么拼命又是要干什么?當你沒有生命的時候,啥也不是。我想得很清楚一個問題,我只要能看到的、聽到的、學到的或者能感受到的一切都是美好的。”
雖然因為這次重大變故,張湘祥遺憾錯過了2004年奧運會,但他算了算日子,到2008年62公斤級決賽時,他也不過才二十五六歲,有的是時間在北京奧運會上展露風采。“因為曾經‘死過’一次,我對未來并沒有畏懼心理。”
逆風翱翔,摘得金牌
在張湘祥為重返奧運賽場而努力的幾年里,他從當年的天才舉重少年逐漸變成隊里的老隊員。當身邊的師弟師妹都紛紛超越他,走上領獎臺,接受鮮花和掌聲時,張湘祥知道,2008年奧運會是自己最后的機會。
盡管張湘祥在內心中憋住了一股勁,但脊髓重傷的后遺癥依然如魔鬼般纏繞著他。從2003年的變故之后,張湘祥不斷處于受傷、恢復的循環中,原本的腰傷也一直沒能痊愈,他的心理也時刻承受著超乎想象的壓力。在2006年的一次比賽中,張湘祥在比賽時因為心理包袱和身體狀況的雙重困擾下,甚至連技術動作都忘得一干二凈。為了保證自己的安全,他直接走回后臺卸下所有裝備,沒有和教練打招呼就直接退賽。
隨后的幾天,張湘祥和朋友們一起約飯,讓他放下對比賽得失的專注,真正成為一個活生生的人。“短暫的失敗讓我覺得自己還是要學會去調整的。”數日之后,心態調整好的張湘祥宣告歸隊,他在電話里激動地告訴自己的教練:“我的狀態回來了!”
張湘祥在新網銀行直播間。新網銀行供圖
2008年4月,張湘祥拿下了北京奧運會的參賽權。一個月后,他在北京體育大學順利畢業并留校,成為一名青年教師。那時的張湘祥已經有了明確的未來,后顧無憂的他可以為北京奧運全力一搏。在他的眼中,奧運會的名次不再是關乎榮譽的戰斗,而是他人生中錦上添花的最后一舞。
2008年8月11日,張湘祥在北京奧運會男子舉重62公斤級比賽中以總成績319公斤獲得金牌。“第一把舉完我就知道,冠軍拿下了。”徹底卸下了心理包袱的張湘祥無意間迸發出傲視群雄的力量,直接奪下奧運冠軍,而他也終于追上了曾經的自己。
舉重冠軍的力量訓練小課堂
作為舉重界的傳奇選手,張湘祥也對力量訓練有著自己的理解。他認為,舉重是廣義上的力量訓練,而力量又是一切體育運動的基礎,而對于兒童來說,力量訓練并不必拘泥于形式。
“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比如追趕游戲、做家務等,都會自然而然地鍛煉到力量。隨著他們的成長,可以適量增加一些更有挑戰性的運動,例如負重跑跳或使用簡單的器械進行訓練,從而達到進階效果。”
針對少年兒童選擇鍛煉場所,張湘祥也給出了自己的建議:“目前社會上還存在許多不專業的健身房和俱樂部,家長應仔細考察機構的資質和教練的經驗,選擇正規且專業的訓練場所。”他表示,專業的機構能夠根據孩子的年齡和身體情況,制定合適的訓練計劃,從而確保孩子能夠真正得到鍛煉,并避免運動損傷。
張湘祥同樣強調了力量訓練的兩個關鍵點:正確使用器材和運動前充分拉伸。他提醒健身者,無論是新手還是經驗豐富的人,都需要掌握正確的動作要領,以確保器械訓練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同時,在進行力量訓練之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拉伸運動,特別是針對肩部、腰部和全身的韌帶。確保韌帶活動范圍達到一定程度,才能更好地進行力量訓練。
除了奧運舉重冠軍張湘祥,新網銀行打造Sports Talk直播節目,以“在運動中發現更好的自己”為 Slogan,邀請運動明星來到新網銀行直播間,講述追尋熱愛、突破自我的經歷,關注職業生涯與轉型、體育項目現狀及發展、青少年體育教育等。(許小青、金明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