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個國家(地區)友好組織負責人來川敘友誼謀合作促發展
四川發揮民間力量擴大國際影響力
10月11日,中國國際友好大會暨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成立70周年紀念活動在北京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會見出席活動的外方嘉賓時強調,當今世界又一次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百年變局之下,全球休戚相關,人類命運與共,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世界各國人民前途所在。中國愿同各國朋友加強友好交流,發揮民間外交獨特作用,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10月14日,13個國家(地區)友好組織負責人在出席中國國際友好大會暨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成立70周年紀念活動后,來到四川參加2024年四川“一帶一路”國際民間友好組織交流會,與四川人民一道敘友誼、謀合作、促發展。
廣交朋友,擴大四川“朋友圈”
“這是我第一次來到四川。這里的人民熱情、城市繁榮、景色優美,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特別是能如此近距離觀看大熊貓。明年我將組織更多意大利的朋友來到四川,讓更多意大利人了解四川這個美麗好客的地方。”歐洲對華關系促進會會長馬可·托森談道。
長期以來,依托四川“一帶一路”國際民間友好組織交流會、友好之春、外國文化周、外企看四川等品牌活動,四川不斷擴大與世界各地的友好往來。作為四川省民間對外交流的窗口,省對外友協與40多個國家的50多個對華友好組織建立長期良好合作關系。此次交流會上,又有7個友好組織與省對外友協簽訂友好合作備忘錄,加入四川“朋友圈”。
“這是我第二次來到四川,上一次是去年應邀來川,去了廣元劍門關、翠云廊,參觀了三星堆。”此次簽訂友好合作備忘錄的全巴基斯坦-中國友好協會負責人告訴記者,四川歷史悠久、文化多姿多彩,四川人民的熱情好客讓他難以忘懷。希望以此次交流會為契機,推動更多巴基斯坦朋友來到四川,讓更多巴基斯坦人了解四川、感知中國。
各國商協會、企業家組團來川
“我來過四川七八次了,每一次來都對四川經濟社會發展速度感到震驚。”德中友好協會聯合會副主席菲利克斯·庫爾茨告訴記者,他此行是帶著“任務”來的。
近年來,四川與德國在經貿產業上合作越來越多,2023年雙方進出口貿易額增至246億元,四川已是德國在中國西部地區最重要的經貿合作伙伴之一。“我希望能把更多關于四川的資訊和發展情況帶回德國。”菲利克斯·庫爾茨表示,未來,德中友好協會聯合會將重點聚焦中小企業,組織更多德國企業家來川考察,共享四川發展機遇。
服務經濟發展是國際民間友好組織的重要工作之一。過去幾年間,各國各地區商協會、企業家代表紛紛組團來川,通過民間交往推動企業和地區間的經貿合作走深走實。
去年10月,馬來西亞企業家組團來到四川,深入考察四川文旅產業發展,掀起雙方文旅合作熱潮。時隔一年,馬來西亞中國總商會相關負責人應邀率隊出席2024年四川“一帶一路”國際民間友好組織交流會。“四川與馬來西亞在經貿產業上的合作正不斷深化,川茶、川酒等四川特色產品以及各種‘四川造’電子產品已經走進馬來西亞千家萬戶,希望通過更多民間交流,共同探索更多可能性。”馬來西亞中國總商會檳州分會經貿組相關負責人說。
今年7月,“友好四川”走進愛爾蘭活動在都柏林成功舉辦,愛爾蘭福建總商會、愛爾蘭亞洲事務論壇、愛爾蘭中國文化協會負責人出席活動,四川給他們留下深刻印象。這次應邀來川訪問、出席活動,愛爾蘭亞洲事務論壇執行總監馬丁表示,四川人口多、經濟體量大,是愛爾蘭經濟總量的近兩倍,希望企業之間有更多合作。
發揮橋梁作用,四川元素出圈出海
友城是中國與世界各國之間加強城市交流合作、加強地方交流務實合作、增進各國人民相互理解和友好感情的橋梁紐帶。截至目前,四川已建立國際友城和友好合作關系493對。
隨著四川國際友城不斷“擴容”,四川與世界各國各地區間的民間交流越來越頻繁。6月9日至20日,24位成都蒙彼利埃小學學生作為中法友誼的文化交流小使者,順利完成中法人文交流活動。成都蒙彼利埃小學國際傳播研究學院負責人介紹,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全校師生積極融入各項交流活動,用自己的方式為中國與法國、成都與蒙彼利埃的友好交往作貢獻。
各類民間交流活動的舉辦也為四川元素出圈出海注入強大動力。
回想起自己與四川的緣分,法中友協聯合會秘書長狄芳芝感慨萬千:“我首次踏入四川這片神奇的土地,是在1988年自貢元宵節期間。自2018年起,自貢燈會被成功引入法國西南部地區,受到當地民眾的熱烈歡迎與高度評價。”
除了燈會,狄芳芝對川劇、茶文化及三星堆文化印象深刻。她表示,盡管中國的很多文化遺產已通過旅游和展覽等方式為國際社會所知,但仍有一些尚未被大眾所深入了解,如三星堆遺址和金沙遺址等。“我夢想能在法國舉辦一次關于這兩個遺址的展覽,讓更多人了解它們的獨特魅力。”
聚焦青年群體,增進相互了解
長期以來,青年群體一直是四川與國際友好組織交流的活躍力量。
9月,2024“漢字緣”國際故事大會決賽在成都舉辦,在華外籍人士齊聚四川,共同分享學習中文的樂趣與收獲,其中在華留學生是主要參與者。“通過比賽,我不僅對漢字有了更深的理解,也了解到不少漢字背后的歷史故事,更加熱愛歷史底蘊深厚的天府之國。”來自成都大學的泰國留學生張永清說。就讀樂山職業技術學院的印度尼西亞留學生盧明偉和老撾留學生寧風也參加了比賽,“參與比賽讓我們學到了很多東西,加深了對中國文化尤其是巴蜀文化的了解。”學校老師介紹,除了“漢字緣”比賽外,他們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各類國際文化交流活動。
在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國際人才的流動越來越頻繁,青年人才交流推動地區間合作發展的動力也越來越足。9月14日,中國-馬爾代夫文化交流協會與雅安職業技術學院簽署文化交流與知識共享合作諒解備忘錄。中國-馬爾代夫文化交流協會會長莫芮德告訴記者,與雅安職業技術學院的合作,正是馬爾代夫與四川民間交往的一次生動實踐。希望通過教師互訪交換、旅游人才交流等方式,讓更多馬爾代夫青少年來到四川學習、生活和工作,通過自己的眼睛看看真實的中國。
羅馬尼亞中國友好協會主席奧雷爾·帕帕里也表示,青年人是人文交流的主力軍,希望推動四川與羅馬尼亞在青年交流、人才培養等方面加強合作,讓更多青年人了解四川、認識中國,做人民友好事業的接班人。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田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