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貓能用上器官芯片嗎?
科學家們在成都進行“跨界”對話
科學家們在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都江堰基地參觀
雄性大熊貓的海馬體會比雌性發達嗎?大熊貓在野外是如何導航的?野生大熊貓靠什么辨別方向?
11月4日,騰訊科學WE大會科學家沙龍舉辦,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李德生帶領諾貝爾獎得主、挪威科技大學神經科學教授梅-布里特·莫澤、哈佛大學生物啟發工程懷斯研究所所長唐納德·英格伯等人來到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都江堰基地參觀,并進行了一場科學家“跨界”對話。
“雄性大熊貓的海馬體 更發達嗎?”
穿過綠樹環繞的林蔭小道,科學家們來到大熊貓的家。此刻正好是大熊貓的飯點,飼養員將新鮮的竹子和竹筍“藏”在獸舍內,只見起床遛彎的“滾滾”毫不費勁就找到藏食點,隨后用鼻子嗅了嗅,再用“手”將竹子掰扯開,開始大口“炫飯”。
“太可愛了,大熊貓的視力好嗎?”嘉賓們一邊拍照一邊提出疑惑。李德生解釋,大熊貓的視力并不好,不過“它們擁有一定的色彩識別能力,并且嗅覺非常靈敏。在挑選美食方面,它們能用視覺區分新鮮、色彩明艷的竹子,同時用嗅覺挑選自己喜歡的竹子。”
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學。科學家們對大熊貓的生活習性、種群保護等充滿好奇。在隨后的“跨界”對話中,梅-布里特·莫澤教授從她研究的神經科學領域率先提問。她表示,人類大腦里的“GPS”,讓人類更好地記住特定地點、理解在空間中的位置、監測移動速度等,那么,大熊貓在野外是如何導航的?
對此,李德生介紹,大熊貓通過其獨特的生存技能去判斷地形地貌,包括尋找水源、食物等。“它們的嗅覺非常靈敏,會通過嗅覺挑選它們喜歡的竹子。”同時,大熊貓的領地意識非常強,它們通常會將生殖腺分泌物,比如尿液,涂抹在樹干上用來標記領地,有時也通過這種方式留下自己的信號標記,吸引配偶。“成年大熊貓會在領地范圍內進行標記,以此警告其他路過的大熊貓。”
至于梅-布里特·莫澤教授關心的“雄性大熊貓的海馬體(大腦內負責短時記憶存儲轉換和定向功能的部分)發達程度是否高于雌性大熊貓”這一問題,李德生坦言,在該領域目前沒有深入研究,“但昨天聽了教授在騰訊科學WE大會上關于海馬體功能、大腦GPS等相關研究的分享,我很受啟發。如果有機會,愿意與教授的團隊開展相關領域合作,為保護大熊貓做出努力。”
唐納德·英格伯教授關注大熊貓的健康研究。“今天感受了大熊貓的居住環境,這里非常漂亮。看到大家都很愛大熊貓。特別是飼養員喚大熊貓的名字時,它們能給出回應,這說明大熊貓對飼養員非常信任。”他接著說,自己的團隊開發出集成大腦、心臟、腸道、肝臟和腎臟等多個器官芯片的“人體芯片”,這些突破將使藥物開發過程更快速、更經濟,“未來,有機會可以通過合作共同研究適用于大熊貓的‘大熊貓器官芯片’,共同助力大熊貓保護。”
通過首只“全真大熊貓”
了解種群保護
有意思的是,現場播放了一段關于大熊貓的視頻,邀請科學家們通過觀察找出一只特別的大熊貓。
據介紹,這只特別的大熊貓,正是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指導下,騰訊與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聯合研發的全球首只“全真大熊貓”,基于游戲科技超高清數字還原了大熊貓皮膚肌體及200余萬根毛發。并以臥龍保護區為原型,打造了25000平方米包含79種植物的數字棲息地。
“‘全真大熊貓’是一個非常好的載體,能夠讓大家更加直觀地了解大熊貓的保護和研究。”李德生介紹,通過幾代人的共同努力,“大熊貓野外種群數從過去不到1000只,壯大到現在將近1900只。圈養的大熊貓也從早期的6只,壯大到現在超700只。”他表示,希望通過科普大熊貓保護,讓更多人加入其中,“讓大熊貓能快樂成長”。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趙雨欣 攝影 王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