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鎮水鄉 劇聲朗朗
深秋的烏鎮,樹木蔥郁,水道徜徉,戲劇的旗幟在飄揚。阿爾貝·加繆、曹禺、莫里斯·梅特林克、湯顯祖……百位世界戲劇大師的肖像懸掛于烏鎮西柵街市。凝望大師,亦可感到他們的回望;漫步長街,猶如置身戲劇長河的一次旅程。10月17日至27日,第十一屆烏鎮戲劇節如約而至。11天時間,24部中外特邀劇目在11座風格各異的劇院演出86場,著名導演的力作與青年新秀的佳作相映成輝,勾勒出一幅群星閃爍的當代中外戲劇交流圖景。
多元文化,交流融合
10月25日晚,沈家戲園。這是一座白墻黑瓦的江南院落,四間五進,雕梁畫棟,相傳是梁昭明太子的老師沈約的后人所建。夜雨朦朧,戲劇《依娜娜計劃》正在上演。天井四四方方,僅容百名觀眾圍坐,一片石板地就是整個舞臺。戲劇改編自5000年前的蘇美爾神話,由5首史詩和3首贊美詩組成,導演引領全劇,在詩篇之間講述序言和劇情,6位表演者依次吟唱依娜娜從人走向神的頌歌,循著歌聲,象征愛與力量的蘇美爾女神依娜娜逐漸浮現在觀眾眼前。
導演湯姆斯·理查茲是波蘭戲劇導演耶日·格洛托夫斯基的關門弟子,他踐行著老師提出的“質樸戲劇”,摒棄燈光、服裝、化妝、布景等舞臺元素,強調演員直接面對觀眾表演,同時融入源于其他文化的戲劇傳統。《依娜娜計劃》的舞臺背景只有一條長凳,演員用本國語言演唱,表演方式也各不相同:亞歷山德羅·利納雷斯來自西班牙,在演繹《依娜娜與胡魯普樹》時,他融合古巴樂風,載歌載舞,熱情奔放;凱·富蘭克林來自美國,在史詩《歸來》的演唱中融入愛爾蘭歌曲與美國阿巴拉契亞民謠,曠遠悠揚;杰西卡是法國人,有著西班牙血統,唱起西班牙民謠時,她說“我找到了自己的聲音”。
在沈家戲園的天井中,6位表演者結合自身文化背景和人生經歷演繹著依娜娜的傳奇,她是西班牙人,也是美國人,她是你、我、他。表演令5000年前的史詩具有了當代性與普遍性,依娜娜的故事產生了現實意義,賦予觀眾走出困境的決心和勇氣。
這是一種返璞歸真的嘗試。不同語言、不同文化的演唱方式在劇場相遇,重復吟唱間,每種唱法的深層文化意義不斷涌現,個人與傳統、當下與過去、本土與異域之間相互連接。人們在歌聲中走近彼此,走進戲劇,仰望更崇高的精神,萌生更純凈的情感。這是劇場的魔力,也是戲劇的魅力。
在烏鎮,不同文化的交流融合既是戲劇創作的源頭活水,也是中外戲劇人共聚一堂的累累碩果。走入環湖劇場,85歲的日本導演鈴木忠志攜《酒神》重返戲劇節。該劇改編自古希臘劇作家歐里庇得斯的《酒神的伴侶》,在挖掘原作關于“文化摩擦與沖突”的當代意義之外,通過指導演員用脫胎于日本能劇的肢體語言演繹西方經典劇目,導演實現了不同戲劇源流的融合發展。88歲的丹麥戲劇導演尤金尼奧·巴爾巴第四次來到烏鎮。與中國戲劇人對談時,他說自己了解梅蘭芳,在印度看過當地劇目演出,對東方傳統戲曲形式很感興趣,設計戲劇服裝時經常融入東方元素。回首2014年烏鎮戲劇節,巴爾巴擔任榮譽主席,他看過戲劇《女仆》后,被中國演員丁一滕的表演打動,邀請他前往丹麥歐丁劇團學習交流。今天,丁一滕已是中國戲劇的中堅力量,導演了《擁抱麥克白》《醉夢詩仙》《竇娥》等作品。烏鎮戲劇節辦了11屆,他就來了11年,從最初的表演者,到今年的青年競演評委,他走過的戲劇之路也是許多中國戲劇人的成長之路。
折射現實,啟迪思考
戲劇猶如鏡子,折射時代背景,記錄社會現實。烏鎮戲劇節展演的中外戲劇纖毫畢現地呈現不同時代的橫截面,其中有對經典作品的重新演繹,亦有聚焦當下的原創新作,無一不體現創作者的敏銳思考,觀之有所思、有所得。
左翼戲劇家布萊希特深刻影響了德國戲劇傳統:劇場是城市文化中心,通過作品討論社會議題是戲劇人的責任。《彼得曼和縱火犯》是瑞士德語作家馬克斯·弗里施的代表作,講述資本家彼得曼因同情收留了一個自稱無家可歸的人,而對方竟招來同黨,揚言要燒房子。彼得曼膽小怕事,自欺欺人,不斷討好縱火犯,最終他們點燃汽油,燃燒全城,彼得曼也成了同謀。這部劇又被稱為“布萊希特式譬喻劇”,通過建立一個沒有真實時代背景、不與現實相符的故事模型映射歷史與現實。
德國海德堡劇院戲劇傳統悠久,導演蘇珊娜·施美爾歇爾緊扣時代脈搏,根據社會現狀對《彼得曼和縱火犯》進行改編,她采用說唱形式,革新了舊的舞臺語言。在闡釋創作意圖時,她說縱火犯象征著今天的極端分子,他們如同無形的火,燃燒著德國的社會結構;彼得曼代表了雖然洞悉真相,卻為徇私利與惡共舞的人。施美爾歇爾說,要在觀眾面前放一面鏡子,用彼得曼的悲劇觀照現實,引人警醒,避免重蹈覆轍。
由巴爾巴導演、意大利演員洛倫佐·格萊杰斯演出的獨角戲《舞者的一天》改編自奧地利作家卡夫卡的《變形記》,與原著中的推銷員格里高爾一樣,劇中舞蹈演員格里高爾在巨大的社會壓力和對完美演出的追求中逐漸“異化”為一只“甲蟲”。這部作品的演出時長只有75分鐘,抽象凝練地展現出普通人徘徊于理想與現實,充滿機械重復和自我質疑的麻木生活狀態。
《人工智能與亞伯》短小精悍,充滿思辨,這部由奧地利萊因哈特戲劇學院學生創排的戲劇展示出青年人對科技發展和時代變化的迅捷反應。該劇探討了在人工智能浪潮席卷下,人如何保持精神世界的獨立與完整,如何在鋪天蓋地的信息洪流中篩選知識,人與人之間如何開展有效溝通。導演比安卡·托馬斯認為,新技術給世界帶來的沖擊是戲劇人責無旁貸的評判對象。關注當下,回歸人群,是這部戲留給觀眾的一道思考題。
水鄉的煙雨氤氳著烏鎮走過1300多年日暮晨昏,滋潤著戲劇節行至第十一年。本屆戲劇節上,特邀劇目名作云集,18部青年競演劇目、11場小鎮對話、9個戲劇工作坊、38場朗讀會、2000場古鎮嘉年華共同上演。走進烏鎮,轉角,遇到戲劇:
波蘭著名導演克日什托夫·瓦里科夫斯基攜手華沙新劇院帶來開幕大戲《我們走吧》,主人公克魯姆的個人探險與返鄉故事隱喻了世界人口遷移的宏大命題,在歡笑與淚水交織的舞臺上,演員與觀眾共同探尋生命真諦,在有限中擁抱無限,于荒誕中尋覓意義。在戲劇工作坊,一名中國觀眾說自己從事汽車行業,熱愛戲劇,她向德國海德堡劇院藝術總監霍爾格·舒爾茨提問,如何學習戲劇?如何才能開啟戲劇之路?舒爾茨回答,看各種各樣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戲劇吧。烏鎮戲劇節,如萬花筒般集納中外戲劇佳作,令戲劇觸手可及,與觀眾彼此擁抱。古鎮嘉年華水上歌劇《漂浮歌后》如夢似幻,從莫扎特的《愛神啊,請賜我安慰》到普契尼的《哦,我親愛的爸爸》,一曲曲華美的詠嘆調在江南水鄉順流而下,點亮烏鎮的夜晚,也點亮觀眾心中的戲劇之夢。
第十一屆烏鎮戲劇節的主題是“如磐”,寓意“精神如炬,信念如磐”;明年的主題為“扶搖”,源自《莊子·逍遙游》,取“扶搖直上”之意。烏鎮戲劇節植根中國戲劇的土壤,經典戲劇《四世同堂》《茶館》在此上演,一位位青年戲劇人從這里走出,這是它得以扎根、堅如磐石的基礎。烏鎮戲劇節亦吸收世界戲劇的陽光雨露不斷成長,中外戲劇人往來于此,對話交流,相互學習,共同期待中國戲劇的未來扶搖而上,創造新的輝煌。
《 人民日報 》( 2024年11月15日 17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