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設計師王莉:回到家鄉 做農業職業經理人
“85后”王莉,本是一位公路設計師,西南交通大學畢業后,進入工程領域,曾經創辦了一家工程勘察設計公司,帶領團隊在雷波、普格、西昌、會理等地參與脫貧攻堅的交通建設設計項目,事業做得順風順水。
去年,她卻出人意外地作出了一個決定——告別熟悉的工作,回到家鄉郫都區郫筒街道長樂村,流轉70多畝土地,創辦了郫都區妮妮和南南的家庭農場,當起了農業職業經理人。
從農業門外漢
到快速進入新角色
“我生在農村、長在農村,對農村的生活有著特殊的感情。”見到記者,王莉說出了她回鄉創業的初衷,“這些年來,我外出做工程,跑過很多地方,看到別人在條件艱苦的地方,將農業做出了一番天地,我的家鄉上風上水、土質肥沃,做現代農業前途肯定很好!”
說干就干,在郫筒街道的幫助下,王莉利用自己開辦工程公司管理積累的經驗和資源,在長樂村開展農業種植和生態旅游開發等業務,開啟了助力鄉村振興的創業之旅。
對于創業的艱辛,王莉雖然早有準備,但是隔行如隔山。“很多名詞都沒聽說過,每一個環節都會遇到很多問題。”王莉說,好在郫都區相關部門為她提供了堅強的支撐,幫助她和省農科院、市農林科學院建立了聯系,專家們會到現場來進行技術指導,在種養環節遇到什么問題,也可以隨時向專家們請教。
正是在專家們的指導下,她去年引種了鮮食玉米,一上市就供不應求,今年又順勢擴大規模。“經過一年多的摸索,我們已經確立了自己的種養殖模式——開春種植早春玉米,然后是水稻,水稻收割后,再種植葉菜,基本上可以達到一年種三茬作物,水稻還采取稻魚共生模式,養魚又是一筆收入,比傳統的稻麥、稻油種植方式產值會高很多,可以達到1.5萬元每畝。”
經營家庭農場
實現一三產業融合發展
農用新型多用途拖拉機、旋耕機、翻轉犁、打草機、除草機、施肥機、播種鉆孔機、大蒜自動播種機……在王莉的農場,記者注意到她已配備了齊全的現代農業機械。“這都是我們自籌資金裝備的,整個項目如今已投資六七十萬元。”王莉說。比如上一季種植的大蒜,王莉的農場采用了大蒜播種機,一臺機器一天播種大蒜20多畝,而傳統手工播種,一人一天只能播種四分地,這給周邊村民帶來極大的震撼。
在王莉看來,農業這個行業的戰線很長,她從最開始的種植,進入到稻魚共生的養殖,然后衍生出來現在的家庭農場。通過家庭農場,王莉開展起特色餐飲、下午茶、田園沉浸式體驗、田園觀光、田園體驗研學、城市親子菜園、微度假休閑生活等項目,實現一三產業融合發展目標。
當上“產業村長”
帶領更多村民增收致富
經過一年多的摸索,王莉的家庭農場已經從70多畝發展到現在的200多畝,農場內平均每天有約20名本村或周邊的村民在地里參與田間生產活動,4名村民常年在這里上班,4名全日制畢業的大學生也前來加盟,成了她的得力助手,和她一道進行農場的經營管理工作。去年,王莉還被郫都區聘為長樂村“產業村長”。對自己的這一新身份,她深感責任重大,希望能以自己的經驗,在培育“造血”產業方面持續發力。
王莉告訴記者,她正在考慮邀請一位熟悉抖音、小紅書、快手、視頻號等新媒體運作的專業人士加盟,更好地擴大家庭農場的影響力,做好市場營銷與推廣。未來,王莉計劃與村民一道共同種植有機農產品、開展農業觀光旅游、共享菜園、農業研學業務,爭取通過這些合作方式,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為村民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和收入來源。她還將與農場周邊村民聯手,用他們閑置的住房開辦民宿。(田磊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趙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