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引領高新區高質量發展(六)
瀘州高新區:打造成渝雙強先鋒 構建區域黨建高地
人民網成都12月8日電 (王波)今日,黨建引領高新區高質量發展峰會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國家高新區黨建聯盟黨建創新項目發布會在成都高新區舉行。會上,瀘州高新區等12家成渝地區國家高新區代表通過路演的方式,分享交流了黨建引領下優化整合區域資源,促進區域高質量發展的具體做法,共同探討黨建與產業同頻共振之路,為成渝地區高新區高質量發展匯智聚力。
據介紹,瀘州高新區2015年2月經國務院批準正式升級為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總規劃面積218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區面積110平方公里,重點發展電子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現代醫藥和現代服務業等主導產業,集聚中國電子、華為公司、重慶小康等企業800多家。瀘州高新區先后獲得長江經濟帶轉型升級示范區等13張國家級名片,在全國國家高新區排名112位,較成立之初上升12位。瀘州高新區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加快打造高質量發展先行區、高層次人才集聚區、高品質生活體驗區,2020年實現營業收入1280億元,工業總產值720億元。
隨著園區發展框架漸次打開,企業人才紛至沓來,如何找準黨建工作服務發展的切入點和著力點?瀘州高新區堅持問題導向,重點圍繞非公黨建,打通“三條路徑”推進“黨建+產業”融合發展。
組織跟著產業走,“六化機制”健全體系
組織架構系統化。瀘州高新區整合各方力量,構建“黨工委—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黨委—企業或社會組織黨組織—黨務工作者”上下貫通的四級工作體系。
領導體系扁平化。瀘州高新區黨工委書記親自抓,設置黨工委專職副書記具體抓,組織部具體落實日常工作,建立高新區國企黨委、兩新黨委、機關黨委等黨組織,具體負責高新區黨建工作。
責任機制整體化。瀘州高新區制定黨建工作的責任清單、任務清單、負面清單以及制度清單,清單下發40張,落實建立“領辦制”“賬戶制”,層層分解確保黨的工作有人抓、問題有人管、責任有人擔。
組織覆蓋靈活化。瀘州高新區采取5種方式靈活建:規模企業單獨組建—把組織建在產業集群上;小微企業孵化聯建—把組織建在孵化器雙創園中;項目工地流動跟建—把組織建在研發團隊和建筑工地上;關聯企業龍頭帶建—把組織建在產業鏈上;新落地企業群團促建(在新落地、無黨員企業中,先期建立群團組織)。
考核體系一體化。瀘州高新區結合領導聯系點制度、述職評議考核制度、專題調研制度等,將各類評議和考核結果納入黨建年終考核結果運用。
“兩個覆蓋”系統化。瀘州高新區2021年召開“兩個覆蓋”集中攻堅分析研討會6次,下發《瀘州高新區兩新組織“兩個覆蓋”集中攻堅工作方案》,明確17個包保部門對150余家企業分階段完善“五個清”動態臺帳,動態實施招商同步宣傳、入駐同步登記、投產同步建黨、建黨同步規范的“四個同步”模式組建黨組織。
人才跟著企業走,“三個平臺”聚智聚力
瀘州高新區堅持全面創新改革試驗、自主創新示范,搭建“三個平臺”激發發展活力。
搭建招引平臺。瀘州高新區堅持“企業+人才”捆綁式引進、捆綁式落地、捆綁式獎扶,確保企業落地有人才跟進,人才引進有產業支撐。在全國建立了深圳、廣州、南京、北京等8個招引聯絡點,組織和參加招商推介會、項目洽談會、人才交流會、用工招聘會等。
搭建培養平臺。瀘州高新區聚焦企業人才,采取“總部+分部”模式培養企業高層管理人才和核心技術人才,聚焦農民工,采取“基地+企業”模式培養農民工,聚焦黨員人才。
搭建創新平臺。瀘州高新區在創新陣地上,建成了國家、省級以上眾創中心或孵化器7個。在創新站點上,建立了院士(專家)工作站4個,建設有國家級、省級企業(工程)技術中心34個;在合作院所上,與西安交通大學、復旦大學等國內一流高校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在創新成果上,近3年累計孵化企業182家,累計實施產學研合作項目491項,授權專利2662項。
服務跟著生產走,“五向融合”精準服務
黨建與產業相融合。瀘州高新區按照園區產業發展布局同步推進黨建布局,在智能終端產業園、孵化器、眾創中心等重點產業園和樓宇,劃分孵化器等8個黨建片區,分別設立區域黨建孵化中心,實現黨建與產業共謀劃共發展。
機構與職能相融合。瀘州高新區聚焦“放管服”改革和營商環境改造,聚焦黨務和政務服務融合,探索在園區設置行政審批局和企業服務局,項行政審批服務事項實現“一窗受理、一窗通辦”,企業招商—落地—建設—投產—運營全過程“保姆式”服務,做到行政審批事務105項不出園。
黨群與生產相融合。瀘州高新區聚焦企業生產經營中的資金、人才和服務需求,實施“政企”“稅企”“銀企”黨建共建,在陣地上正在智能終端產業園,投資400萬元,建設瀘州高新區黨群服務中心。
黨建示范與企業示范相融合。瀘州高新區開展非公企業黨組織示范創建活動、爭當五干五落實排頭兵先鋒活動,建立了黨員示范崗、黨員責任區和黨員突擊隊。在五大重點產業中創建示范企業60余家,在發展向好的企業中創建示范黨組織30余個,涌現出了300余名黨員先鋒、行業標兵和青年崗位能手。
兩新發展和經費引導相融合。瀘州高新區黨工委審議并印發了《瀘州高新區非公有制組織和社會組織黨委黨建補助經費發放使用辦法》,對黨建日常活動經費、黨員教育活動經費、黨建活動經費、黨務干部紅色津貼、黨建示范陣地建設補等項目制度化,納入財政預算保障。近3年,黨工委組織部向兩新黨組織補助工作經費180.2萬元,返還各級黨組織黨費53.6萬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