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心中桃花源:成都龍泉驛桃源村“蝶變”記
陶淵明筆下有一處桃花源,成都龍泉驛區也有一處“桃花源”。
日出、云霧、黃昏,是桃源的顏色;閑適、純粹、澄明,是桃源的生活。這座“桃源”坐落在成都龍泉驛區的山泉鎮內,距成都僅29公里。在日前閉幕的2022四川省文化和旅游發展大會上,桃源村正式獲得“四川省第二批天府旅游名村”授牌。
一
車出城,行經處,一路坦然。山泉鎮桃源村是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的核心組成部分,位于省級風景名勝區,未至桃源村,便已開始朵頤潔凈的空氣。每逢周末佳節,游人便會從四面八方涌入景區,一覽心中的桃源世界。爬山、觀光、摘果,寄情于山里桃源,遠遠青山。
大雪時節,天氣愈發寒冷,也擋不住游人賞景樂趣。人們三五成群,結伴而行,或嬉笑打鬧,或悠然前行。近處是蒼山,遠處是云霞,身邊是至親好友,游客常因這樣的愜意流連忘返,卻不知道這里的人文景觀以及鄉土文化同樣珍貴。
桃源村境內有近80處景點,如“千佛崖”“桃花潭”“情道”等,有北周文王碑復制版、古驛道等國家級文物多處。其中,“桃花故里”是花果山的核心組成部分,水蜜桃種植面積5000余畝,是國務院命名的中國水蜜桃之鄉、全國三大水蜜桃生產基地之一,出產的水蜜桃,多次獲得世博會、農博會等展會大獎,享譽海內外。
這里還是中國鄉村詩歌之鄉、中國成都國際桃花節核心景區,更是四川省打造“兩湖一山”旅游區的重點景區,曾被譽為“世界五大賞花勝地”之一,一年一度的“國際桃花節”更被譽為“成都人的春天”。
如今,民眾的生產生活方式已與“桃文化”融為一體,并借助這項得天獨厚的優勢資源,拓展了多項農旅產業,如“桃文創產品工坊與文化培育”、“桃源民宿文化聚落”、漫步云端滑翔傘俱樂部、翰笙東籬學校、龍泉山民宿學院等,不僅宣傳了本土自然文化資源,也為當地村民帶來了經濟效益。
二
游人來此,往往為了心曠神怡的清氣與賞心悅目的美景。但倘若沒有完備的環境保護措施,一切都是空談。
早在2017年4月,成都市啟動總面積1275平方公里的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建設,以厚植綠色本底為根本,增綠增景,成都的城市格局從“兩山夾一城”邁進了“一山連兩翼”。龍泉山,從城郊,走進了城市中心。
生態環境之變最直觀的影響,是生物多樣性的變化。根據2020年出爐的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生態效益檢測結果,公園內分布著至少500種鄉土植物,還保存了一定種類和數量的珍稀瀕危保護動植物。
雪山、日出、星空,民宿、露營、徒步。桃源村所處的龍泉山由原來的生態屏障轉變為城市綠心,這是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人退生態進的第一步,也是坐擁山水資源和生態本底的龍泉山蓬勃生長的第一步。
三
近年,隨著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期望越來越高,游客不再滿足于樹下賞花、農家樂喝茶,而更希望于“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深度體驗田園鄉村的美好生活。
山泉鎮桃源村將豐富深厚的自然與文化資源促進多業態的融合,村落空間的新型重構,推動桃源村景村協同,向多元化多維度的發展。
“我們通過打造集民宿聚落、文創集群、鄰里共享、黨群服務為一體的桃源鄉村生活館,實現生活場景、消費場景、機會場景、公園場景、藝術場景的多維疊加,驅動桃源蝶變,助力鄉村文化振興。”據山泉鎮旅游發展辦主任羅渠波介紹,桃源村通過融合產業發展,建設新時代民宿,推動民宿設置新時代文明實踐點,讓村民和游客在民宿內也可享受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服務。
目前,桃源村已吸引24家民宿進駐,其中22家已正式營業,2家設計建設中。
良好的生態不僅給自然環境帶來生命力,還能給桃源村帶來源源不斷的人氣。龍泉山的風景吸引的客流越多,當地人的生活就能越過越好。曾經,村民開墾林地,種植作物是唯一的經濟來源;今天,這里村民的收入組成發生了轉變,曾經的種植業已成為副業,作為穩定收入外的補充。
數據顯示,2022年桃源村新業態從業人員達到300余人,其中外來人員60余人、當地村民240余人,新興業態營業額達5000余萬元,帶動村民增收360余萬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