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來臨,多地文化場館豐富產品供給、推出暖心舉措
文旅需求旺 服務跟得上(解碼·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
暑期來臨,博物館、文化館、科技館等地參觀需求迅速增加,文旅市場迎來客流高峰。文化和旅游部舉辦新聞發布會介紹,今年暑期各地將舉辦超4000項約3.7萬場次文旅消費活動。
面對火爆人氣,文旅部門和多地文化場館豐富產品供給、推出暖心舉措,更大限度滿足公眾文化需求。國家文物局下發通知,提出重點場館、熱門場館可根據實際情況,適當延長開放時間。北京市屬公園和中國園林博物館取消周一文物古建院落、園中園、博物館閉園(館)的規定,江西多個博物館推出延時開放服務,湖南一些文化館推出暑期公益培訓,貴州“中國天眼”科普基地為孩子們量身定制了研學路線……文旅體驗“精細度”持續提升,文化服務“覆蓋面”不斷擴大。這個夏天,文旅生活以更豐富的打開方式、更貼心的服務舉措,回應著人們日益多元的文化需求。
——編 者
北京市屬公園內文博場館推出暑期服務舉措
周一不閉館,游園添看點
本報記者 潘俊強
7月15日是周一,走進北京頤和園景區的不少游客發現,原本周一閉館的頤和園博物館、佛香閣等景點,暑期開放接待了。
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發布公告,自7月15日起至8月31日,市屬公園和中國園林博物館取消周一文物古建院落、園中園、博物館閉園(館)的規定,全面開放接待市民游客,進一步提升服務能力。
在暑期政策實施的第一天,頤和園管理科科長韓笑忙著到各個點位查看政策落實情況。各點位調配人員有條不紊,為游客提供咨詢等服務。
“暑期是旅游的高峰期,通過前期的調研和預判,我們推出暑期政策,更好滿足游客的參觀需求。”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服務管理處處長繆祥流說。
據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統計,7月15日游客量同比上周周一增長兩成。其中,本應周一閉館的園中園等景點接待游客達10.1萬人次,約占當日市屬公園總游客量的30%。
北海公園舉辦第二十八屆荷花節,各類水生植物也被巧妙地融入到荷花展之中;紫竹院公園第三十一屆竹荷文化季開展科普講堂、非遺體驗、音樂會等現場活動……“為迎接暑期游的到來,各大公園推出時令花卉展、歷史文化展和科普研學游等特色活動。”繆祥流說,暑期各大公園進一步增加高質量的文旅資源供給,提供更多獨特的游園體驗。
“與此同時,我們不斷提升服務精細化程度,為游客提供遮陽、免費熱水、應急救援等服務。”繆祥流介紹,北京市屬公園及中國園林博物館配備了免費應急小藥箱,配全防暑藥品、降溫冰貼等物品。
江西省景德鎮中國陶瓷博物館日均游客增加2000余人次
延長開放一小時,參觀體驗更從容
本報記者 周 歡
“歡迎來到景德鎮中國陶瓷博物館,館里收藏陳列著自新石器時代以來的文物藏品5萬余件……”講解員高云瑩加場講解,精神狀態依舊飽滿,來自山東的30余名研學學生聽得分外認真。
該研學團隊領隊詹葉欣說,“到陶瓷博物館已是下午4點,想著趕在5點閉館前快速逛一圈。沒想到過了5點,也沒說讓我們離館。我們把博物館仔仔細細地看了個遍!”
詹葉欣帶領的研學團隊能夠完整地參觀,得益于景德鎮中國陶瓷博物館推出的暑期延時開放服務舉措——7月9日至8月31日,每天開放時間從9:00—17:00延長至9:00—18:00。
“從宋代青白瓷到元代青花瓷,再到明清時期的彩瓷,太精美了!”學生吳天一說,延長的一小時,讓他有機會更深入地領略陶瓷藝術的獨特魅力。
“考慮到時令、學生參觀需求等因素,我們適時推出了暑期延時開放服務,提升游客的觀展體驗。”景德鎮中國陶瓷博物館館長彭國紅說,為此,博物館整體延后工作人員下班時間,增加講解員講解班次,并增設志愿講解崗位,同時做好相應的安保安防等延時開放期間相關配套服務。
“8月,博物館還將舉行‘博物館之夜’活動,‘景博小小講解員’登場講解,屆時閉館時間將延遲到晚上9點。”彭國紅介紹,自推出延時開放服務以來,博物館日均游客達1.3萬人次,比該服務推出前增加2000余人次。
據了解,為更好地滿足暑期游客參觀需求,江西省博物館、景德鎮中國陶瓷博物館等江西多個博物館推出延時開放服務,閉館時間延遲1—3個小時,并在延時時段精心策劃推出特色展陳內容。
湖南省祁陽市文化館開設12門暑期公益課程
300多個名額,一天半就報滿了
本報記者 楊 迅
“五月梔子白如霜,六月荷花滿池塘,七月菱角飄水浪,風吹八月桂花香……”湖南省祁陽市文化館內,祁陽小調戲韻悠揚。這是祁陽市文化館開設的暑期公益性免費培訓班,已連續舉辦了12年。
“課程很受歡迎,300多個名額,一天半就報滿了。”祁陽市文化館館長陳斌介紹,“今年的培訓開設了特色非遺祁陽小調、美術、播音主持、舞蹈、鋼琴、電子琴、架子鼓、硬筆書法、古箏、葫蘆絲、口風琴等12門藝術課程,每周一到周五都開課,將持續一個月。”
在特色非遺祁陽小調培訓班現場,非遺傳承人楊愛萍細致講解,為學員們展示祁陽小調的唱腔韻味和理論知識,手把手教授祁陽小調的獨特道具——碟子、筷子的使用方法。“碟子、筷子變成音樂道具,可以用來打節拍、配舞姿,再加上小調的特色唱腔,太美妙了。”學員們表示。
“自從參加了培訓班,我的業余生活變得更加豐富了,每天都有很多樂趣!”學員劉淑麗說,4年前的暑假,她帶孫女來文化館學習電子琴,發現有祁陽小調的培訓班,便立刻報了名。經過4年學習,她已經可以獨自編排小調,“祁陽小調是我們本地的傳統戲曲,還是國家級非遺項目,我一直很感興趣。參加培訓既能豐富我們的文化生活,又能提升文化藝術素養,很有意義。”
陳斌介紹,舉辦暑期培訓班是祁陽市文化館推動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普及文化藝術的重要舉措,以豐富活動滿足不同年齡段、不同興趣愛好人群的文化需求。祁陽市文化館將不斷優化課程設置、提升教學質量,為廣大市民帶來更加優質的文化服務。
“中國天眼”科普基地推出多類型研學項目
研學路線適應個性化需求
本報記者 蘇 濱
云貴高原,群山深處,過去閉塞的山坳坳,因為“中國天眼”而變得熱鬧起來。
“這個‘大鍋’能‘看’到哪里?”這個暑假,第一次來到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縣的“中國天眼”科普基地,8歲的楊思遠很是好奇,不斷向研學導師提問。
“這個‘大鍋’可厲害了!它是目前世界最大、最靈敏的單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它不像眼睛一樣‘看’,而是像耳朵那樣‘聽’,可以‘聽見’很遠很遠的地方。”“中國天眼”科普基地研學導師劉晨說。
眼下,“中國天眼”正帶動起天文科普研學熱潮,在提高全民天文知識素養方面展現出獨特作用。自2016年開放至今,“中國天眼”科普基地獲得了“國家科普示范基地”“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全國首批中小學生研學旅游教育實踐基地”等稱號。
“暑假期間,我們打造出多種研學路線,以滿足不同年齡層次的學生需求,形成主題多樣、內容豐富的研學體驗課程。”劉晨介紹。在研學期間,孩子們既可以參觀平塘國際天文體驗館、FAST光影館和南仁東紀念館,還可以動手搭建“中國天眼”模型、學習望遠鏡拼裝,更能體驗太空失重,觀測太陽黑子,探尋宇宙奧秘。
據統計,今年暑假以來,平塘縣接待研學旅游人數達1.24萬人次,其中以中小學研學游和親子游為主,預計暑假研學旅游人數將達8萬人次。
“我們結合游客個性化需求,還推出以天文探秘、地質科考、民俗文化、非遺文化等為主題的特色研學項目。”劉晨說,“中國天眼”科普基地通過主動對接省內周邊景區,開展景區研學聯動合作,給游客提供更多選擇。
版式設計:張丹峰
《 人民日報 》( 2024年07月16日 10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